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317

走进棋杆村:水乡韵味扑面来-悦享铜陵 1545碧水秀野 文脉棋杆——棋杆村美丽乡村建设主题解读棋杆村位于西联镇东部,交通便捷,东与东联镇一河之隔,南至钟古路,西至犁桥村,北至红旗河,临近沿新路、朱永路、永新路、钟顺路,与铜陵市区连接方便快捷。村域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327亩(不包括自留地),可养水面1400余亩。全村共有24个村民组,总人口2310人。规划建设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为棋杆钟自然村(含拐里汪、拐里王2个自然村),人口227户682人,耕地面积681.72亩、水域面积1


走进棋杆村:水乡韵味扑面来-悦享铜陵


1545
碧水秀野 文脉棋杆
——棋杆村美丽乡村建设主题解读
棋杆村位于西联镇东部,交通便捷,东与东联镇一河之隔,南至钟古路,西至犁桥村,北至红旗河,临近沿新路、朱永路、永新路、钟顺路,与铜陵市区连接方便快捷。村域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327亩(不包括自留地),可养水面1400余亩。全村共有24个村民组,总人口2310人。规划建设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为棋杆钟自然村(含拐里汪、拐里王2个自然村),人口227户682人,耕地面积681.72亩、水域面积102亩。
将“碧水秀野 文脉棋杆”确定为棋杆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定位,其主旨是以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成为契机,依托特色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元素和古村文脉的历史记忆,突出生态水乡的特质,建设生态家居新家园;同时重点打造特色水产品牌,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使棋杆村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目的地,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碧水秀野:棋杆村地处圩区,境内地势平坦,水域广阔。勤劳智慧的棋杆人充分利用这一地域特性,“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莲”,将村庄绘制成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秀美画卷。除水稻外,该村还种植荷莲、茭白、菱角菜等水生蔬菜800亩,水产养殖小龙虾200亩,另有部分水面采用水生蔬菜与鱼虾“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脉棋杆:棋杆村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就有人定居。相传明末清初,钟氏先祖中出了一位三品官员,因才干出众,皇帝奖赏给他一尊棋鼓石和一对上下马石。后来,这位钟姓官员在家乡建造了钟家祠堂,并给村庄取名“棋杆钟”。如今,棋杆村人带着对先人的崇敬和对家园的热爱鞠敬伟,在村口树起了“棋杆”标志牌,旨在彰显村庄的悠远历史和人文气质。

临水而居。

人行景观桥,便民更连心。

天蓝、地绿、水灵动。

健身设施“见缝插针”。

村民文体广场。

美丽乡村棋杆村
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棋杆”,乍一看这村庄的名字不禁让人疑惑,是不是“旗杆”的错写?一打听,真真切切!棋杆村是铜陵极具特质与魅力的“梦里水乡”,生态环境纯净,田园风光优美,曾被授予“安徽省生态村”称号,如今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带着疑惑和向往,笔者一行前往棋杆村探访。
驾车从铜陵市区出发一路向北,经陵江北道穿过朱永路进入县道,全程不到40分钟便来到棋杆村村口。在圩堤上放眼望去,脚下这片土地河塘沟渠如丝如网,轻柔地把这个小村庄缠绕在绿色田园中。时值初夏,一畦畦、一垄垄稻田延展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看着这丰收在望的景象,不禁令人想起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当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吟咏。
除了水稻,满眼绿色中还有大片的水生蔬菜,战地雄鹰这也是棋杆村的主要农特产。听当地人说,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水面资源,他们因地制宜,“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莲”,多元化生产取得了良好收益。
圩堤之下便是村庄的出入口了,一座颇具艺术感的村庄标志牌格外惹眼。建筑主体为五根旗杆,由基座连为一体。基座之外,一尊棋鼓石和一对上下马石分立前后,散发出独特而悠远的历史气息。头杆之上,竖排着“棋杆村”三个红色遒劲大字,相邻两根旗杆上高悬着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定位——— “碧水秀野 文脉棋杆”。“碧水秀野”不难理解,是对村庄地理特质的生动描述和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而“文脉棋杆”则有其历史渊源。相传明末清初,居住此地的钟氏先祖出了一位三品官员,因才干出众获皇帝奖赏,奖品就是一尊棋鼓石和一对上下马石。当年钟家门前,石鼓之上彩旗飘扬,上下马石傲然挺立,场景好不威风,“棋杆钟”自然村由此得名并名扬周边。这或许就是棋杆村村名的由来吧。

“感谢党的好政策”,乡村旧貌换新颜。
(西联镇美丽办提供)
走进棋杆村,“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跃然眼前。因为有桥有路,虽然出门见水,田野与村庄、村庄与外界也“隔而不断”。村内,路随水转、蜿蜒向前。一间间民居粉墙红瓦,错落有致。随意走进一个农家,你都会发现,无不秀外慧中。
见到城里客人来家门口参观,一位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然后忙着倒茶递烟剥水果。她叫汪凤香,岁月已然在她古铜色的面庞上刻下了一条条清晰的皱纹,可以想见这位中年妇人曾经生活的不易。房子虽是面积不大的平房,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完整而分明,装修风格简约明快,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走进后院,竟别有一番天地,樱花、石榴、红玉兰、紫薇、梅花、海棠、紫荆花、“丑八怪”等数十种植物花果浪漫,一片生机盎然。房子旁边,更有一片自留地,育有更多价值不菲的景观苗木。经进一步交流得知,汪凤香与丈夫原本在上海打工,但看到如今家乡变化这么大,夫妻俩就返乡创业,开办了一个劳务公司,长年带领几十名村民从事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种植销售、园林绿化养护等业务。“虽然有些忙,但生意还不错吧。”说话间,汪凤香的脸上又挂满了笑容,虽然眼角的皱纹更加明显了一些,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离开汪凤香家,来到村里的“小公园”。这里环境优雅,视野开阔,纤细柳枝随风飘摆,远远近近的绿意尽收眼底。不少村民们正在这里健身、跳舞,小孩们相互嬉戏着,个个怡然自得,享受着悠闲惬意的慢生活。
水是乡村的气韵,承载着浓浓乡愁。可以说,由三口当家塘组成的水景是棋杆村的灵气之所在。拱桥、曲桥枕河而筑,与沿岸茂盛的绿植一起倒映在一湾清波中,天水相融,清新而静谧。据棋杆村村委会主任陈建华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棋杆村重点做好水的文章,组织人力物力对这三口当家塘进行了清淤治理,最终实现了水清景美的目标,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也展示出村庄的秀美和灵动。
绘制文化墙,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家风家训家教”停车场,让村民时时处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美丽蝶变,更变在文明新风。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棋杆村注重营造文明氛围,使建设美丽乡村从政府主导的行为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汪长发主动将老式厕所和杂乱搭建拆除,清运建筑垃圾,并在前庭后院种上树木、花草,不仅为自家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其他村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经村里选树推荐,汪长发家庭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还有一位在外打工的村民,得知家乡正在建设美丽乡村,便积极响应,主动请假回村改造旧屋,清沟渠、除杂草,实行家禽家畜圈养管理,他的家庭被授予义安区“美好人家”称号。

道路畅通,风景如画。

蓄满乡愁的田野。

文化长廊弘扬文明新风尚。
文/朱敦华
图/除署名外由邾雨卿拍摄
编辑:不弄

全文详见:https://www.p66p.cn/4080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