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53

湟源:耸立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大县-青海天天网青海天天网世界看青海、青海看世界与您每日分享青海新鲜时尚潮流生活指南,集结青海吃喝玩乐,风土?


湟源:耸立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大县-青海天天网
青海天天网世界看青海、青海看世界
与您每日分享青海新鲜时尚潮流生活指南,集结青海吃喝玩乐,风土民情,吐槽青海大小事,带您了解青海,游玩青海。赶快关注我们吧!因为我们只发精品 拒绝糟粕!!

湟源:耸立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大县
陈有仓
文化渗透到每个领域,它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事实。它不是随意涂脂抹粉就成的事,关键是人们要对文化遗产、文化财富要有新的认知和珍惜,继而传承和光大。而不是抱着传统的优势,不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感悟,戳着别人的脊梁骨,指责,骂上一通,胡乱地拨弄是非的事村上佳菜子。
我们对湟源文化的肯定和加冕无疑对这座有着厚重历史遗存,悠久经商传统的古城笼上了一道耀眼的光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湟源人运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与时俱进,在商品经济领域内跻身跨步,对文化的重视与瞩目蔚然成风。知识经济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潮流,早已进入湟源人的视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时间里,湟源人审时度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聪慧的眼光把握时局,大胆地去感知、认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拓宽渠道,注入了活力。随着文化的深层注入,湟源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窠臼,而是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去审视和体悟,继而以文化推进各个领域的发展,尤其为当今旅游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从本期开始将连载长篇散文《湟源:耸立在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大县》,以飨读者。
在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门户上,镶嵌着一块耀眼的明珠,她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神秘的历史远源,吸引着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探究,一些专家、学着纷纷走来,黄皮肤、蓝眼睛们相聚在这里,独到的见解,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今金古武侠赋,一个崭新的文化城镇崛起在湟水源头。
这是一块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一片自然禀赋造就的俊秀神奇之地,更是一个千秋文化传承的风物独绝之所。这里地势险要,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它沐浴着昆仑文化、史前遗址、汉唐古堡、明清寺庙、排灯、皮绣艺术的熠熠曙光,承千载风雨,成就了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漫漫春秋,烈烈风云,镂裁出遍布全境的文化遗存遗址;滔滔黄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巍巍昆仑,孕育了千年文明;荡荡湟水,厚厚黄土,孕育了无数的名人俊士。绵延千年的历史,古韵厚重的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滋生出了许多色彩斑斓,优美动人的千古传说。
湟源,距省会西宁市50公里,地处日月山下,西海之滨,湟水源头,历史上是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被史学家称之为“海藏通衢”。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蜿蜒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几千年的刀耕火种撒播的农耕文明,几千年的烽燧狼烟点燃的战火纷争,演绎了今天湟源的奇壮和豪迈。
穿越时光的隧道,地域文化、王母神话、唐蕃轶事、历史古迹、传统文化名扬华夏,威震四海。循历史而去,沿历史而来,让我们在这里感受到湟源久远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不愧为文化大县的魅力。
湟源县过去叫做丹噶(音gao )尔,是与县城东面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东科尔寺有关。由于东科尔寺在藏民族中声名远大,慕名而来上香点灯,叩首膜拜的信教群众络绎不绝。后来,藏族群众因发音不准,把东科尔转音为丹噶尔。此后,丹噶尔就成了湟源的代名词了。直到前些年,在西部蒙藏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民众中提起湟源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一旦提起丹噶尔,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知道。
丹噶尔古城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距今有280多年的历史。一条宽约六米,长不足千米的街道便是当年的主街。临街两旁除纵横交错的巷道外,密密地覆盖着各式各样的房屋。有平房,有两层楼房。房屋是各种商铺、洋行等。店铺内商品繁多,目不暇接。街道两边是居民区。民居的院落则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每间房子的宽不足三米,深不过四米。现在看来似乎有点狭窄。居民房有平房,也有两层楼房。多为土木结构,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镶有各种吉祥图案砖雕。房屋木板上多雕刻和绘有色彩朴素、寓意独特的各种装饰图案,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大门也是经过了精雕细刻,精心制作。这些无不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整个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蒙藏文化,突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展示了湟源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
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湟源人学会了藏话麦芽网。一些被称为“叼郎子”的买卖人,带上从中原从内地运来的红枣、糖、茶、布匹、米面等日用品穿梭于藏区,换取藏区的牛羊毛、牛羊肉、皮张及藏饰品、中藏药材等再销往内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年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超过了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后来,英、法、美、俄、德国及京、津、沪、晋、川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大量涌入古城设行开店,贸易极为活跃。丹噶尔成了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茶马互市”贸易集散地。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了高峰。县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者一千余户,从业人员达五千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了五百万两以上。因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便有了“小北京”的美称而扬名天下。
悠长街巷花岗岩那深深的车辙让我们感受到湟源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先辈们举手投足中让我们感受着湟源人出世立人的勤奋、沉稳和低调,感受到湟源淳朴的民风和湟源人聪明干练而又不把事情张扬的个性。
古风朴实的街头那座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6000平方米的城隍庙,随地势而建,北高南低,呈长方形,一进三院。修有山门、戏楼、钟鼓楼、东西廊坊、牌坊、大殿等,它是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修建较早、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其建筑糅合了汉藏民族的风格,真实反映了当时茶马互市的特点。属典型的汉式和宫廷式建筑。整个建筑宏伟壮观,高贵典雅,布局独特,结构严谨,刻镂精致,楼阁各具特色,彰显出民间建筑工艺之无穷魅力。殿内280.28平方米的大型壁画绘制精美,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别具风味,人物造型生动活泼,线条流畅,大气磅礴,完全出自甘青绘画高手之笔,绝妙至极,绝无仅有,堪称一绝。
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的文庙,设置别致典雅、古朴简洁、层次分明、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疏密得当。其高殿过厅、曲径回廊、掩门庑壁、红墙蓝瓦,显得文静秀气,是古代殿宇式建筑和江南园林式建筑相结合的典型,是西北地区不可多见的古建筑群,它是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充分体现该地区尊孔重教、重师扬儒,崇尚师德教风的古建筑。
为了延续古城文脉,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湟源县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对丹噶尔古城的保护性修复工作,以明清老街和丰盛街为主,贯穿城隍庙、丹噶尔厅署、文庙、商号店铺、火祖阁等建筑,修建了文物展示区、民俗展馆、旅游购物区、丹噶尔署衙、洋行、民间曲艺演唱、民俗演义厅等。沿街设置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驼队、巡捕、洋人、皮影戏、石磨、蹬柺等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场景等小品景观。丹噶尔古城成了集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商贸交易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并与北极山公园、石刻广场、华石山、日月山等景点景区相连接,形成了横贯东南西北的旅游一条线,成为环湖旅游圈和西宁旅游圈上重要的文化旅游驿站。
源远流长的丹噶尔古城,融入了众多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不论为研究者们,还是为发展当今的旅游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宝贵的资料,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其中堪称中国一绝的排灯艺术,积淀了独特文化魅力。
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民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来此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广告招牌,内燃蜡烛,挂在商号门前。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商家数量的不断增多,各大商号相互攀比,这种广告招牌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后来不得不把“牌灯”排起来摆放,逐渐的单个“牌灯”演变成了数量众多的“排灯”,再后来也就有了作为艺术品专门用于灯展的排灯,并有机地融入当地各民族及河湟谷地的文化基因,成为青藏线上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
湟源排灯作为浓缩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有机地汇集了木工、雕刻、绘画、装饰、书法、音乐等各种艺术,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上增加了悬挂式、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等,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传说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而今,经过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挖掘,研究和开发,每当夜晚,灯火辉煌,璀璨耀目,让人沉醉在独特的文化艺术中。这种传统艺术会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和厚重的传统文化。除此,皮绣也是一绝。
湟源是农牧区的交接地带,这里皮张货源充足,这种优势促进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技术高超,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生产的能工巧匠,为皮绣的产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到明清时期,丹噶尔皮绣逐渐趋向成熟,出现了专门的皮绣艺术品,它的内容包含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方面,画面栩栩如生,形式涵盖服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具等,用料多为各色丝线、羊毛、马尾等,绣法也融合了南北各地的刺绣技艺。整个作品原始古朴,底蕴丰富、制作繁杂,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地域特色。并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物象、不同纹理、不同要求,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像、花纹,再加上结构虚实结合,明暗对比,增强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如今,皮绣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品种繁多,既有名贵的艺术欣赏品,也有美观实用的日用品。且可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设计制作出不同样式,不同图案,每个品种可绣以风景、花鸟、走兽、人物肖像等图案,还融入了名人轶事、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寓教于乐的内容,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清平盛世的赞颂。2008年,皮绣作品《高原精灵——藏羚羊》以省政府的名义赠送给奥组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同和认可,作品已被国家奥委会收藏。
而今,徜徉在丹噶尔古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排灯艺术,无不气势恢弘,异彩纷呈。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驼铃声声、车马拥挤、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生机盎然的场景。
湟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地理位置的险要和盛极一时的商贾往来、文化交流,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而颇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三千年前的卡约文化遗址,隋唐的古城堡、古战场,元明清时代兴建的庙宇、道观和牌坊等,无不令人感到这片土地的古老神奇,无不折射出中原灿烂文化在这里的播撒。
目前可知湟源的文明曙光发生在两万年前,那时还是人类的蒙昧时期,正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劳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创造工具。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从大自然中选取适合自己的石块,从而拉开了与动物的区别。但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还只是对自然的一种粗略的加工,它仅仅是文明的开端而称不上是文化。只有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制造工具,并且根据自己的要求去能动地改造加工自然物,使之成为适合自己的并具有审美价值的器具,真正的文化这才算是开始。那么湟源的历史文化应该从何时算起?我们先看看考古的发现吧!
1982年,考古人员在大华中庄卡约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上千件珍贵文物,据考证是卡约文化的遗物。考古发现的卡约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是当时先民们生活状态和生产水平的象征。其中出土文物中的“犬戏牛鸠杖首”和“四面铜人”像,是两件顶尖级的文物。“犬戏牛鸠杖首”的制造者以丰富的想象,高超的雕塑艺术技巧,出人意料地将一幅几千年前生动活泼、极具牧业生活情趣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了鸠杖首上面。鸠杖首是在鸠头状杖銎之上,一端塑铸一条昂首张口翘尾的猛犬,另一端塑铸一头耸肩奋力的母牛,牛犬相向而立,作欲斗状,母牛腹下又有一正在吮乳的牛犊却神态安然。这件构思巧妙,造型生动,纹饰繁缛,工艺复杂,是经过多种金属合铸而成的作品。它蕴含有很多的史学信息,亦为上古史中有关黄帝传说的物证。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从造型艺术去看,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反映出了卡约文化时期古羌人的冶铸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此铜器的史学价值珍贵之极,在国内外尚未发现同类器物,出土于湟源彰显了湟源久远的历史,这上古时代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沙日娜,创意奇妙,无不闪烁着卡约文化灿烂的光芒。这一令人极度惊喜的发现在河湟流域地区是异常罕见的,它表明人类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在这里休养生息了。并能看出,这一时期,湟源是古羌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从考古学的观点来看,人类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点状的空间范围里,他既然与动物相区别,就必然会在自己的生存活动中表现出人类的文化特点,也必然会创造人类特有的活动遗迹,他必然会有着自己的种族部落,必然会有着自己的社会活动。大华中庄考古发现的文物,却是一个象征性的代表,它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缩影。
从考古和出土文物来看,湟源人类活动的种种迹象表明,在这里人类的繁衍生息要与内地相比至少要推迟几千年甚至几万年。这里出现人类活动时,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已近似现代人类。湟源处于黄土高原的最西部,它与青藏高原相连接。亿万年前这片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的海域,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可后来的地壳运动,让这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高山峡谷,海拔高,气候寒冷,彻底改变了地球的历史。为了适者生存,当时人们的饮食仅以肉食为主。考古发现,当初最普遍畜养的是猪。猪是不适于经常迁移的动物,因此,这也表明当时此地居民不是经常移动的。后来古羌人用了很长的时间驯化藏系绵羊。藏羊,粤剧脸谱 是远古时期栖息于青藏高原上的一种特有的动物,又称“番羊”。后来,养羊在畜养动物中的地位超过了猪。大华莫布拉卡约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动物骨骸和大量燃烧过的羊粪,有力证明这里是牧民的过冬场所。养羊养牛的出现,促进了农耕文化以外的文化发展。人们除了食用和农田耕作以外,用大量的牛羊皮制作成羊皮袄、裸茨、皮绳,用羊毛搓拧成线,然后织成毛衣、毛袜、毯子等,这些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同时,他们将绵羊作为贡品或商品大量输送至中原,形成了商贸交易的窗口,商贸经济初显端倪。
自然环境会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湟源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培育种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成熟周期短的粮食作物,是当时的古羌民族在种植业上的超越发展。从早期粟种子,以及考古发现的他们使用过的农业工具,证明那时一部分人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从汉武帝时,大批汉族人口迁入河湟地区,实行移民屯田开始,在河湟流域开垦土地,男耕女织,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耕耘出了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和花红柳绿、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进一步推动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史上的农耕文化和河湟文明。
考古发现,羌族是我国西部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传说中的炎帝和大禹都是羌人。从这个时候起河湟地区人类就开始繁衍生息,形成了羌部落,整个河湟地区统称“西戎羌地”。早在西周时期,就与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经济联系,并与秦朝来往密切。在经历了殷、夏、商、周、秦后,羌人一直在河湟一带默默地耕耘,创造着自己的文明。到战国时代,当时河湟地区的羌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部落。
羌人来自何方?《后汉书·西羌传》有明确的记载。传说西羌的祖先三苗,帝舜时因战败被迁移到三危河关西南地区,后来就居留在赐支河岸。“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徒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所载“河关”,史学家认为即今积石关;“赐支河”即指今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所以,“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赐支河滨”包括今天的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羌”的文字记录。据甲骨文记载,殷商时的羌又叫“羌方”,有两大部落,一个是“北羌”,一个是“马羌”,他们活动的地域非常广阔。《诗经》中记载:“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说明羌人在商朝的时候已经臣服于对方。商朝派羌人为他们放牧牲畜、打猎、种地,服多种劳役。战国时,羌人活动在河湟地区,即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主要在今青海境内),过着以游猎为主的相当原始的生活。
战国秦厉共公时(公元前476-443年)时期,有一位叫无弋爰剑的秦国奴隶,脱逃后辗转来到河湟地区,并成为当地羌人的首领。据史书记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无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由于无弋爰剑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这里的羌人,使这里的生产得以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无弋爰剑因而受到羌人的尊敬和拥护。
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的吟咏。我们熟知的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也有羌族音乐的记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他们在各自的文字中都提及了羌族创造的音乐。可见在远古时期,生活在高大陆上的羌民族们缔造了辉煌的文化。羌人的音乐舞蹈、乐器,独具游牧民族魅力。可以推测,当它传入中原以后,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喜爱。他们发明了羌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历史上影响久远。
秦初(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陇西郡实际控制着包括今湟源在内的青海东部地区。湟源属陇西郡管辖。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七雄分裂的局面,一统江山,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秦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版图大大超过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包括当时中国人已知的全部地盘。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雄心勃勃地取消分封制度,改天下为四十一郡(始设三十六郡,后陆续增添了五郡)。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浩大工程:筑驰道、修长城、建宫室、饰陵寝、开鸿沟,乃至焚书坑儒。臣下评论他说:“始皇为人,天性刚愎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在巩固了自己的铁腕统治后,他便开始了巡游天下的行程。秦始皇修长城以界西羌,河湟地区的羌族势力继续得到发展。
到了汉代,羌人分居于广阔地带,主要聚集在青海东部河湟一带,西北接西域,南达川、滇地区。羌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从事狩猎及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汉初时,偌大的羌族部落已经逐渐分裂成先零、烧当、发羌、党项等部。匈奴强大时,羌人与匈奴通使,臣服于匈奴,常与匈奴连兵攻汉。原居河西走廊的月氏人遭匈奴攻击后被迫西迁,少部分逾祁连山南迁到湟水流域与羌人杂居,史称湟中月氏胡。匈奴受挫后,汉武帝渡河湟,河湟地区受汉朝管辖。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军镇压河湟羌人起义,汉军深入河湟,建筑障塞亭燧,西逐诸羌,隔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并置护羌校尉,统领河湟羌人事务。神爵初,汉宣帝遣后将军赵充国镇压青海先零羌等羌人,汉军采取打击先零、安抚罕.幵羌的策略,使羌人归附,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汉军在湟水流域罢骑屯田,扩大了金城郡的属县,使河湟地区纳入西汉的郡县体系之中神魂召唤师。 西汉(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进军河湟,平定羌乱,修路筑城,汉朝逐步移民到河西地区,从事耕种垦殖。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临羌县,屯田守戍,湟源属临羌县地,归金城郡。
王莽即位后,大改全国郡县名称,分金城郡地,在青海湖周围的广大地区设西海郡(治所在今海晏县三角城)。元始四年(4年)改临羌县为监羌县。王莽强行迁徙内地刑徒和百姓赴西海地区居住,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王莽末年,西海郡因羌人反抗而废弃。
东汉时,青海地区的羌人多次参加反抗东汉统治阶级的起义,朝廷在今青海地区设置的郡县极不巩固。东汉时的羌汉战争前后持续了100多年,声势浩大,给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统治根基为之动摇,羌汉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献帝建安中(196-219年),东汉在湟水流域新置西平郡(治西都县,在今西宁市),湟源亦属西平郡。
两汉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趋于频繁。接连不断的羌汉战争使许多羌人被迫内迁、西迁和南迁。现在云南德宏州生活的景颇族均系羌人的根系。迄今一些生活用语与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大致相同。大批内地汉人通过从军、屯垦、任职、移民等形式进入或长住于青海地区,民族间交错杂居的局面逐步形成。在河湟流域实行军屯或民屯,并逐步扩大屯田规模,戍卒和内地移民把较先进的生产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作物品种等不断带人这一地区,使这里的农业生产出现了使用铁器、实行农田水利灌溉等现象,使河湟地区农业发展有了新的飞跃。交通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黄河、湟水上出现古渡、桥梁,内地通往西部地区的交通逐渐开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手下大将张郃率军进入河湟,河湟地区又纳入曹操势力范围。但魏军遭到以麴氏为代表的西平豪门地主的多次反抗。魏、蜀、吴六国鼎立的局面出现后,自曹魏太和四年(230年)起,魏、蜀双方又展开了争夺河湟地区统治权的战争。河湟地区的羌族与匈奴首领纷纷相结叛魏,“围攻城邑,南召蜀兵。”羌酋峨遮塞在今青海民和黄河沿岸阻击魏军。匈奴族首领治无戴也在今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北部抗击魏军,失败后逃往蜀汉。
惠帝永宁元年(301年),晋以张轨为凉州刺史。晋王室南迁以后,凉州成为北中国惟一由汉族官吏统治的一个州。不久,西平太守曹桂企图推翻张轨取而代之。张轨遂于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遣其子张宴率军南下,攻击曹桂。自此,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直接纳入张氏父子的统治之下。东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张轨孙张骏自定年号,设置百宫,建立了“前凉”,河湟地区成为前凉王国的一部分。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帝国攻灭前凉,结束了张氏长达76年的统治,河湟地区归属前秦。太元十一年(386年),前秦大将吕光西征西域返回河西后,驱逐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建立了后凉政权,河湟地区又成为后凉王国属地。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后凉鲜卑大都统、广武郡公、秃发部落酋长秃发乌孤脱离后凉,建立了南凉王国。次年,南凉进军湟水流域,占领河湟地区,并先后在乐都、西平等地建都。前秦苻氏政权灭亡后,羌人姚氏建立的后秦帝国势力扩及陇西,南凉王秃发辱檀惧后秦攻伐,表面臣附于后秦,并被委为凉州刺史,占领了凉州首府姑臧及河西走廊东部五郡,实则“车服礼章一如王者”割据如故。南凉作为十六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犹如昙花一现,只存在了短短18年,期间发展农业,创建学校,传播中原文化,推行封建制度,对开拓河湟地区地域,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后因其王穷兵黯武,导致衰败,不得不退出河西地区,保守湟水流域。安帝义熙十年(414年),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王国军队攻灭南凉,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归属于以枹罕(今甘肃临夏)地区为中心的西秦王国。刘宋元嘉六年(429年),占领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的匈奴沮渠氏的北凉军队越过祁连山脉,将西秦军队逐回河南,河湟地区又归北凉王国。10年后,北魏攻灭北凉,又统治了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北魏分裂后,河湟地区又归属西魏。西魏恭帝末年(557年),北周取代西魏,河湟地区归属于北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魏晋时期的大动荡中,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不断,加上不时发生旱灾,人民生活困苦。这种局面直到隋、唐统一中国之后,才有了改变。
在魏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内,青海东部的今黄南藏族自治州、中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及西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均属鲜卑慕容吐谷浑子孙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这些地区的羌族部落,先后融并于吐谷浑族。吐谷浑在南北朝时期,既与南朝的宋、齐、梁朝密切交往,也与北朝的魏、周遣使往来,并利用南北交往的有利条件,开通丝绸辅道,发展贸易,不但增强了国力,也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吐谷浑也先后与西秦、北魏和北周发生多次战争。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魏军乘吐谷浑内乱,深入吐谷浑腹地,击败吐谷浑,迫使其王慕利延逃往西域占领鄯善(今新疆婼羌)等地,建立了西部吐谷浑。一年后慕利延返回青海复国,以后与魏时战时和。北周为了反击吐谷浑的东侵,也曾多次发动对吐谷浑的战争。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西平郡为鄯善镇(镇等于县),湟源属鄯善镇。
孝昌二年(526年)改镇立鄯州(治乐都)隶西平郡,改破羌为西都县(治西宁),废临羌县,湟源属西都县。
隋初,仍保留北周所设鄯州、廓州,废去郡一级建制,并将七县合并为四县。鄯、廓二州只辖河湟一隅,其余广大地区则是吐谷浑和党项等羌的属地。大致以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为界,山南为党项等羌属地,其余为吐谷浑地。当时党项诸部落大者5000余骑,小者千余骑,互不统属,大部分役属吐谷浑。吐谷浑自五世纪中叶起势渐强盛,隋初常攻掠骚扰隋边。隋曾多次派兵反击。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吐谷浑震慑,遣使朝贡,双方开始和好交往。开皇十六年,隋以光化公主嫁与吐谷浑主世伏。次年,世伏弟伏允为主,依俗仍以光化公主为妻。自此吐谷浑朝贡岁至。隋浑联姻将双方友好关系推到一个高峰。隋炀帝继位后,对吐谷浑、西突厥拥遏中西陆路通道的状况深感不满,立志打通西域通道。于是劝诱西突厥铁勒部出击吐谷浑,隋军也乘机掩击配合(见铁勒击浑)。吐谷浑虽遭大败,但隋兵一撤,吐谷浑又复其故地。隋炀帝决定西巡,亲征吐谷浑,打通中西通道。大业五年(609年),率百官、嫔妃及数十万大军到青海境,曾在西平郡陈兵讲武,在拔延山(属拉脊山脉)围猎演习。后经今西宁、大通,渡浩门河,在覆袁川(今门源永安河谷一带)围歼吐谷浑主力,伏允败遁。隋卫尉卿刘权等出伊吾道,破吐谷浑伏侯城。于是在吐谷浑故地设置西海、河源、且末、鄯善郡,命刘权留镇河源郡积石镇,发天下罪徒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刘权在此地的5年,诸羌安服,贡赋岁入。隋末,吐谷浑复其故地。在隋末大乱时,群雄逐鹿,河西陇右地区先后出现了自称西秦霸王的金城人薛举和自称大凉王的姑藏(今甘肃武威)人李轨两个割据势力。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九、十月间,李轨击败薛举,占据了鄯州、廓州等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冬,李轨僭称尊号,立子伯玉为皇太子,拥有今河西、陇右地区。武德二年,李轨上书唐高祖,自称“从弟大凉皇帝臣轨”。高祖大怒,派遣使者联络吐谷浑,以放还慕容顺为条件张俊宁,逼吐谷浑出兵征讨李轨。五月,吐谷浑和唐联兵击败李轨。李轨拥有的河西陇右地区遂入唐版图。唐初,吐谷浑不断在沿边攻掠。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唐派李靖等率大军征讨吐谷浑,将吐谷浑变为唐之属国(李靖西征吐谷浑)。十四年,唐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吐谷浑主诺曷钵。这时吐蕃帝国兴起,一再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为汉蕃两族人民的和好往来奠定了基础。但吐蕃正处在向外扩张时期。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吐蕃开始大举进攻吐谷浑。唐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国亡。咸亨元年(670年),唐遣薛仁贵等率大军讨击吐蕃,然而大非川之役唐军失败,助吐谷浑复国的希望破灭。后吐谷浑王室被安置到今宁夏境,唐在浩门河(今大通河)流域置合门府安置留居祁连山南北的吐谷浑部。吐蕃得到吐谷浑故地后,开始了对青海广大牧区的占领。原役属吐谷浑的党项诸部,以及其他羌种有的降唐内迁,留居故地的都成了吐蕃属部,定期向吐蕃交纳贡赋,应征兵役。唐蕃关系虽以和好交往为主流,但双方争战仍很频繁。唐为了防御吐蕃的攻击,先是在部州都督府下不断增设军队、修筑城堡等。吐蕃为与唐军对峙,也相应设置了不少军事城堡,如石堡城、大莫门城、九曲军、渔海军、青海节度使等。唐蕃之间基本上以赤岭、黄河为界,但不同时期又因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变化而略有伸缩。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陇右节度使区,所辖边防军单位陆续增加到20多个,主要有河源军、积石军、临洮军、白水军、安人军、振武军、威戎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宁塞军、临蕃城等,共有官兵7.5万人,以防御吐蕃侵袭。为解决军粮问题,开展大规模屯田。河源军屯田约始于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永隆元年(680年),黑齿常之任河源军经略大使,湟水流域屯田面积达5000余顷,粮食年产量高达100余万石。“由是食衍士精,戍逻有备”,“吐蕃不敢复为边患”。武后天授年间(690-692年),当河源军、积石军屯田丰收时,武则天曾下诏慰劳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娄师德。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仍保持屯田5000余顷规模,河湟地区各县基本上都有分布。唐代屯田的基层单位是屯,设屯官、屯副。沿边各州、军设有知营田事、检校营田大使,管理屯田事宜。节度使区设立后,由营田使负责屯务,由节度使总领。屯田劳动者是驻守边防的兵士。屯田所需耕牛、农具和籽种由官府供给。耕种所获汽修哥,全部归官。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哥舒翰率河西、陇右两节度使区精兵东守渲关,西部边境空虚,吐蕃乘机攻占了包括今青海东部在内的广大陇右地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主力东调,屯田废罢。吐蕃将占领区唐人沦为奴仆,对他们强制实行民族同化政策。驱迫壮者为其作战,把他们的眷属留在后方作人质,同时从事农牧业生产。九世纪中叶,吐蕃王室分裂,贵族权臣自相火并。驻河陇地区的军官将领尚婢婢、论恐热等互相混战,对河陇地区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破坏。河陇人民在沙州汉族人张义潮领导下乘机起义。宣宗大中五年(851年),鄯、廓、兰、河等十一州地复归唐朝。在此前后,由吐蕃随军奴隶演变而来的榅末人形成一定的势力。张义潮死后,唐和吐蕃都不能有效控制河湟地区。榅末人参与吐蕃平民奴隶暴动后,一度控制了河湟等地区的局势。唐末五代,青海地区处在分散的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的统治之下。隋唐时期鄯、廓二州辖下的编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其赋税摇役等与中原地区大致相同。吐谷浑、吐蕃、党项羌等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吐谷浑人饲养的青海骢十分著名。吐谷浑与隋、唐都曾有过长期的互市关系。唐与吐蕃曾以赤岭为互市地点。唐以丝织品、茶叶等与吐蕃交换马匹等。隋唐时交通邮驿业有一定发展,唐蕃古道被后世誉为沟通汉藏两族联系的“黄金桥”。纵贯青海境的逻些沙州道是管理较完善的驿道。唐代佛教盛行,一般认为今西宁北山的两尊露天金刚像雕成于唐代。
唐(618——907年)划全国为十道,废西平郡,置鄯州都督府,为陇右道治,统辖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军政机构。鄯州管三县,为湟水、龙支、鄯城县。湟源为鄯城县地。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今甘肃敦煌)汉人张义潮起义,恢复河西走廊,甘肃和今青海东部的鄯州及其所属的今湟源及廓州等地,又回到唐朝的管辖下。
唐末五代至宋初,青海地区处在吐蕃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的分散统治之下。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河湟吐蕃逐渐形成几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各部落集团听命其大首领。如河州有耸昌厮筠,宗哥(今平安)有李立遵,邈川(今乐都)有温逋奇等。这些大首领均图谋发展势力,吞并对方,统一河湟地区。于是吐蕃王朝时期赞普之后裔唃厮啰成了他们争相拥立以号令诸部的对象。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年,李立遵在廓州(今化隆)尊唃厮啰为赞普,标志着河湟吐蕃政权——唃厮啰政权的诞生。此后唃厮啰既是人名又是政权和部族名称。唃厮啰本人早年被大首领们争夺拥立只是当作旗帜、愧儡,而这些大首领们在互相争夺过程中势力均遭削弱。后唃厮啰摆脱大首领们的控制,约于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将政治中心迁至青唐城(今西宁)。从此,唃厮啰政权逐步走向兴盛梶田隆章。唃厮啰辖地主要是河湟地区,盛时幅员3000余里,今青海全省皆在其辖区内。境内以吐蕃人为主体,还有党项人、汉人以及侨居的西域商人等,李美熹人口最多时近百万。唃厮啰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其次为农业,手工业中最负盛名的是锻造铁甲。这个时期,以民间传统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手工业得到发展,如鞣皮张、纺毛线、织氆氇、擀毛毡、织毛毯、制帐篷、酿美酒、冶铁器、雕银器等,尤善制弓弩刀剑,所制甲胄,“强弩射之不能入”,为贡品。丝绸南路青海古道重新兴旺,对过往使者和商人加以保护,青唐东城常有“于阗、回纥往来商贩之人数百家居之。”唃厮啰利用丝绸之路北道为西夏控制后,许多商人苦于西夏人的盘剥而改行青海道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青唐城一时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唃厮啰也因此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唃厮啰的强盛及其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引起周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唃厮啰政权与宋、西夏、辽以及回鹘、西域都有交往,与宋的关系尤为密切。唃厮啰政权前后存在近百年,共传六主,历代国主都接受宋朝的封赐,北面称臣,在实行联宋抗夏的基本国策的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唃厮啰曾与辽、西夏、回鹘联姻,与宋、西夏都有过战争和边事纠纷。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洮西安抚使王赡率部进占湟水流域,在青唐建部州,在邈川建湟州。但由于遭吐蕃人的反抗,加之粮饷困难,宋军被迫于次年撤出了湟水流域。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宋军在王厚统领下,再次攻取湟州。次年收复鄯州、廓州,并改鄯州为西宁州,唃厮啰政权宣告解体。
宋又陆续建积石军、震武军。宋在熙河兰湟路置蕃学,对吐蕃贵族子弟实施儒学教育。在河湟地区招募弓箭手垦田戌守,修浚渠道,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次年,宋军陆续退出青海东部,将地方交给唃厮啰后裔益麻党征(赐名赵怀恩)主持。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金兵攻占河湟地区陈智彬。西夏崇宗大德二年(1136年),西夏攻占金乐州、西宁州,次年又遣使携重金请金国将青海东部割让给夏国,金同意将乐、廓、积石三州割让给夏。夏将积石州更名祈安城。后来金在河州西部另析置积石军,金夏在黄河之南约以隆务河为界。
1182年,金升积石军为州。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军在成吉思汗率领下逆黄河而上攻取积石州后,又分兵攻占西夏的西宁等州。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设西夏中兴行中书省(后改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青海湟水中下游地区为甘肃行省西宁州地。至元(1264-1294年)初,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河州,隶宣政院,辖青海河湟地区、甘肃西南部及四川北部部分地区。其辖区内今青海境元时还设有积石州元帅府、贵德州、必里万户府等。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镇戍川藏甘青地区。奥鲁赤的子孙镇西武靖王一系就驻在朵思麻地方。元初,西宁地区为章吉驸马封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镇守西宁州。仁宗延祜四年(1317年)封章吉之弟脱脱木儿为歧王,后又封速来蛮等为西宁王,接替镇守西宁地区。元代青海地区依然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兼营农业。牧场归封建领主所有,牧民被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生产。东部宜农区经营小规模农业,通行封建租佃关系。元朝由于马匹易得,茶马互市不盛行。世祖忽必烈曾派都实探查河源,后形成〈河源志》。元代青海主体民族是藏族,还有汉、蒙古、回纥等族人。元时突厥族乌古斯部落中撒鲁尔部的一支从中亚展转迁徙,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定居下来,后来形成撒拉族。回族先民从中亚一带大批迁入,他们大多是蒙古军队的“西域亲军”和随军工匠、商人及其家属,后来形成甘青地区的回族。元朝推行“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民族政策,扶植和利用藏传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僧人多被任命为各级地方官,并准予世袭。除推崇佛教外,对伊斯兰教也给予优遇。元在包括青海在内的广大民族地区成功推行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
宋真宗(998—1022年)时,唃厮啰地方政权形成,湟源为这个政权所管辖。
徽宗崇元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湟源为西宁州地。
南宋(1127—1279年)绍兴元年(1131年),金人势力进入青海东部地区,湟源一度曾为金人势力所控制。
西夏(1220年—1222年)攻占西宁州及其东南地区,湟源又为西夏所控制。
元(1227—1253年)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三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克西宁州,隶属甘肃行省、原二州(廓州、乐州)俱废,省入西宁州,湟源属元西宁州地。
明(1368—1644年)洪武元年(1368年)西宁卫城筑于湟源,三月后停工。洪武五年(1372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隶五个千户所,属陕西行都指挥司(治甘州),湟源为西宁卫地。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它建立于1368年,到1644年灭亡,共二百七十七年,先后经历了16个皇帝。9朱元璋称帝后,又经过20年征战,统一全国。疆域最广时,北达乌第河,东北达日本海,西达哈密,包括西藏在内的西南及东海南海诸岛尽在版图之内。朱元璋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在洪武年间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明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成祖年间,明帝国达到了全盛时期,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學習古今歷史;體驗官職升遷;享受功成名就商祺的意思,
明代自正统朝(1436)开始走向衰落,皇帝不事朝政,任由宦官当权,致使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频爆发。虽然有万历年间的张居正等人的改革,但都杯水车薪,无法挽救其衰败之势。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宣告明朝统治的结束。
宣德七年(1432年)十一月,西宁升为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行都指挥司,湟源为西宁军民指挥使司辖地。
明末,湟源属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管辖。
清(1544—1911年)初,仍设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辖地。
雍正三年(1725年),青海平定,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尸研所,属甘肃省。西宁卫地,设置西宁县(为府治),湟源属西宁县。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修筑丹噶尔城,翌年九月竣工。
道光九年(1829年)陕甘总督杨遇春以丹噶尔海藏通商,中外咽喉,汉、蕃、土、回、蒙古云集,事物繁难,奏请将主簿升格为丹噶尔厅抚边同知,隶属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西宁府改为西宁兵备道,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隶属西宁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元月一日,青海从甘肃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辖西宁、大通、乐都、贵德、湟源、循化、化隆七县及青海蒙藏地区。一九四九年九月九日湟源解放。
一九七八年十月九日,海东行署成立,辖湟源县。二零零零年湟源划归省会城市西宁市。
对于湟源来说,拥有这么个名字,虽然既不雅气,也并不大气,而它却地地道道、实实在在地道出了湟水源头之意,先辈们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想的考虑的也许并不那么深奥而悠远,没有从文明曙光发生的数千年数万年前想去,没有从留下千古绝唱的历史传说和许许多多美妙动人的故事开始,只是很通俗地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起。我觉得起这么个名字,太绝妙了。道理很简单,湟源不就是湟水之源么!是的,知道湟水的人自然就会联想起湟水源头来。这不,“湟源”这个地名将随着湟水河的永存而会千古留名的。
自西汉以来,历代王朝修筑城堡,设置军事据点,千方百计控制疆域。那时的的湟源,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曾经发生过无数次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战役。至今,仍保留着西汉的临羌城、护羌城,唐代的石堡城、定戎城,清代的丹噶尔城、哈拉库图城等,让人联想起战火纷飞的年代,湟源峡谷里金戈铁马,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壮丽画卷。
座落在县城东一公里处的临羌城,堪称青海第一古城。古城东西250米、南北245米,近于正方形,夯土筑,基宽12米、残高15米。上部有加筑痕迹,南北各开一门。据考证,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进军湟水流域设临羌县并筑此城。唐、明、清时多次修复并驻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绥戎城又称北古城,位于湟源县城关镇光华村,与临羌城相对,拒守戎峡咽喉。古城成梯形状,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夯土筑,基宽16米,高10米左右。此城建于西汉时期,后经历朝历代加固扩建,做为军事重地,是甘青地区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古城之一。此城与药水峡中的护羌城是临羌城重要的军事辅助设施,三座古城,三足鼎立,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地势险要,“崖壁峭立,三面险绝,唯一径可上”的石堡城,在湟源县约20多公里的日月乡莫多吉村东山。石堡城为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吐蕃所置。自此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争夺战频繁发生。是唐朝和吐蕃多次争夺之地。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下令哥舒翰统领陇右、河西、朔方等部兵马及突厥阿布思部共6.3万人,攻打石堡城,数日不克,后采用深夜偷袭的方法,以死伤数万的惨重代价攻占了石堡城。唐玄宗接到捷报后,十分高兴,大加赞赏,但在民间得到了如诗人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首诗中“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城取紫袍”的讥讽,使他的一生蒙上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阴影。石堡城东、西、南三侧临悬崖绝壁,上有大小方台和瞭望台,在附近的照壁山上有兵行道,山下有料拌台、点将台、“万人坑”、马场台、马场湾等军事遗址。如今游人至此,当年旌旗蔽日、战鼓频敲、人喊马嘶、刀光剑影的情景仿佛浮现在眼前。
哈拉库图城,位于湟源县日月乡哈城村西面的一小山坡上,城址周长760米,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依山而建,西高东低,夯土筑。四角设有碉堡,东西各开一门,门处设有瓮城,利于攻守,还有土地、玉皇、城隍、山神、关帝等庙宇。城内出土过汉五珠钱币、唐开元通宝、箭镞等文物。此城为日月山茶马互市的贸易商城,也是一座护商安民的兵城,有“城外贸易城内兵”之说。
上帝对湟源的恩赐,这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日月山,原名“赤岭”,后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之此山,因思念故乡亲人,便拿出日月宝镜一照,长安繁荣景象一一再显,思亲之心迫切,但她想到唐王的重托及和亲的大任,毅然弃日月宝镜于赤岭,继续西进,从此赤岭更名为日月山。文成公主和日月山的传说成为千古绝唱。1984年省政府在日月山顶修建了花岗岩石座、琉璃瓦顶、飞彩雕的日月二亭,内立《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日月山从此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登上峰顶远眺,山的东麓是富饶美丽的湟水河流域,林木苍翠,掩映着村庄田舍,阡陌纵横,麦浪翻滚,而西北方则是蜿蜒崎岖的倒淌河缓缓西流,山峦绵亘,白云悠悠,草原无际,牛羊成群。
春夏碧青,秋冬映雪,景岚夕照,风光秀丽的“北极山”座落在县城以北。山顶殿阁亭榭,上下错落,雄伟壮观;山间树木葱茏,蜂飞碟舞。登于此,远眺近,群山城廓尽收眼底。此外,药水峡的清秀,宗家沟的深邃,华石山、静房湾的静幽,无不诱惑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避暑度假。
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灵魂,也是中华历史巍巍高耸的象征。昆仑神话的主神西王母,是中华文明源头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由部落女首领演变为圣母、王母娘娘,被人们尊称为华夏母亲、歌舞之母、和平之神、东方美神……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史前时代古羌人就在这片热土上生活栖息,创造着人类的文明。湟源是史前西王母的主要巡游牧驻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宗家沟石洞群是西王母石室。远古的西王母是一个以虎豹为图腾的部族首领,手持象征权力的王杖,为了御寒和防止山洪、沙尘暴的侵袭,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只能栖身于石室之中。宗家沟和华石山中拥有300余个大小不等,适合人类居住的石洞群。其中,宗家沟的石洞密集,多达100多个。这些岩洞有的崎岖婉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如殿堂。据考证,在湟源县大华中庄祭祀坑中清理发掘出的犬戏牛鸠杖首是西王母的王杖。由此而表明人类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在这里休养生息,并能看出,这一时期,湟源是古羌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近几年,在文化部门的努力下,湟源县成功举办了三次西王母祭拜大典,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湟源的岩刻文化也彰显了无限的魅力。从西宁沿109国道一路西行,车子穿梭在宽阔的公路上,阳光下的麦田翻滚着波浪,油菜籽尽情点缀着田野,大地成了色彩斑斓的图画。农家小院的果树上缀满了硕大的杏子、苹果,透过一眼会唾涎三尺。穿过田园风光,不知不觉间极品姑爷,车子便驶进了青翠欲滴,秀色可餐,两山夹峙的东峡。曲折迂回中初代风影,眼前是一座壁面突出,崖石空悬的石崖,这便是佛尔崖。
崖下,建有三间小殿。小殿是在唐宋时建成,清代曾进行了两次修缮。殿内正中的花岗岩石上刻有释迦牟尼像,轮廓清晰,眉目分明。像高2.1米、宽1.1米。佛祖面相丰满,大耳垂轮,闭口落目,端祥入静,身着通肩袈裟,身后为椭圆大佛光,足下是小须弥座。两侧为四大金刚像,再侧尚镌单体小佛像九尊,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有的身着袒右胸袈裟;有的着通肩袈裟;有的则穿络子,袒胸露乳。佛容或目带微笑,或低眉沉思。佛体姿态各异,手印也各不相同。另在立佛宝座下侧左右还发现阴、阳刻汉藏文字多处,其中有“大清道光丁酉年镌”、“大清光绪丙午年镌”等。佛像全系阴刻,除三尊小佛像因高度损伤只能看清轮廓外,其余佛像图案清晰,线条优美,并通体施以彩绘,佛祖袈裟及头饰等还使用金泊贴金的手法,从而增加了画面辉煌的艺术效果。
以佛像图案的一般特征及凿雕工艺来看,其像具有典型的宋元风格,其中四尊小佛像则属晚清之作。史料记载:自佛教传人我国的东汉时期开始,湟源峡便成为了佛教信徒们去天竺等国拜佛学经的必经之地,特别是东汉延康年间佛教寺院扎藏寺在该地区的建成,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世达赖喇嘛到扎藏寺讲经,清朝乾隆皇帝给扎藏寺御赐“佛光普照”匾额,以及药水峡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寺一年一度的祭海活动等,形成了该地区佛教僧侣往来不断的局面。
再往前行走,当两岸山峰如青葱耸峙、青翠逼眼而来,山脚下卧牛石的石缝里流淌出飞珠溅玉、纤尘不染的清流,溪边长满亭亭若盖的各种葛藤花草。擅山、水、林之盛的湟源峡中,苍岩峭壁上尚有多处摩崖大字。人们在匆匆旅途中,在欣赏山光水色之时,峰回路转,突见路旁平展的峭壁上出现榜书红字时,那种人文景观的享受,是一种文化的享受。峡中所刻“活民渠水”“山高水长” “海藏咽喉” “转危为安”等摩崖大字,个个笔力遒劲,神采飞扬,其中华文字所呈现艺术美,令人感受到文化氛围的浓厚。每一处峭壁上书写的大字,其意与它周围的地形地貌,翠山秀水紧紧相扣,反复琢磨后会对周边环境乃至景色产生无限遐思。
一路走来,看青山如黛,碧水琮琮,桦林似涛,苍崖层层,就在这如诗如画的水天一色中,丹书大字如珠如玑,点缀其间,那种愉悦,那种惬意,惟有亲自走过湟源峡的人才能感觉得出。
走进美妙的湟源峡,走进这条悠悠的文化长廊,和我们一道探秘王母故里、寻访唐蕃古道、领略海藏咽喉、观赏排灯异彩、登临日月名山……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无不原始美丽、深沉博大,她与独特、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共同构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天路风景线,她展示着千年文明的独特人文内涵和无穷精神魅力,让你一定会迷恋沉醉,激起绵长的回味与思考……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许可,切勿擅自转载使用。
大家都爱看
湟源姑娘 善良的姑娘 小北京里盛开的雪莲
“祁同伟”被写进浙江高考作文,太绝了!
青海人才能看懂的“土成语”,快拿出来显摆显摆!
七月青海,油菜花开,美的像梦境一样~~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喜欢本文,就关注我吧!!!联系我们
青海看世界,世界看青海
青海天天网---十万青海网友在这里,你在哪里?让我们共同领略家乡美
① 关注公众号:微信搜索"青海天天网"
② 青海天天网微信号:qhttw-admin
③ 官方网址:http://www.qhttw.com
④ 官方群号: 42651461
⑤ 商务合作:QQ:2811375621 Tel:15500565515
⑥ 爆料邮箱:qhttw_admin@163.com
全文详见:https://www.p66p.cn/391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