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晓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61

教养两字太大,我们先来聊聊孩子为什么不守规则-石家庄尚德幼儿园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之前分享过一篇让孩子自主进食的文章,?


教养两字太大,我们先来聊聊孩子为什么不守规则-石家庄尚德幼儿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

之前分享过一篇让孩子自主进食的文章,有一位妈妈给我留言说,“如果我让孩子自己吃饭,他就喜欢边吃边说,说很多话说的非常大声,常常耽误吃饭,所以我没办法啊,只能喂”。我当时第一反应就问,“你和你家里人是不是也喜欢边吃饭边大声说话啊?” 那位妈妈后来回复我,“你太神了,我老公和我公公的确喜欢在餐桌上侃大山。我要去和他们说说,谢谢你点醒了我。”
前几天,我又去参观了一家曼哈顿的幼儿园,其中一个班级,尽管里面才十几个孩子,却感觉乱糟糟,很多孩子都在大叫。而老师试图要制止孩子们的大声喧哗,也在扯着嗓子大声喊,“轻一点,小声说话耶洛因!”

我的一位年长的朋友,她的儿子已经20岁了,曾和我说,他儿子可以被评价为成绩一般、体育一般、社交也一般,但唯独不能被评价为“没有教养”。这个评价会让她非常难过起点卡盟,这无疑是对她十几年养育的否定。家庭教育唯一可以影响孩子的就是教养。

教养是个很大的词,但它体现的却是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就要先从规则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能听到很多妈妈和我分享,我给孩子定了规则了啊,但没用她不听,我凶她也没用。这也是我们为人父母感到十分无力的地方吧,“我知道需要让孩子有教养守规则,但孩子为什么总是不遵守呢?”
想解决这个困惑,我们需要先了解规则是什么?规则是全体人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很简单的一个解释,如果我们仔细去品味的话,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全体人、共同遵守pigff。
而恰恰很多时候,父母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法官”,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而不是平等的共同遵守者。

这就有了开头两则故事里的家长和老师了,我们知道餐桌礼仪的规则是“吃饭不大声说话”,于是我们要求孩子这样做,但父母们侃大山却是可以的;我们知道教室课堂纪律的规则是“不大声喧哗”,于是我们要求孩子这样做,但老师在制止孩子这个行为时自己就是“大声喧哗”。
孩子遵守规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个层面:第一步是认识规则,第二步是建立规则意识。而可惜的是,很多家庭教育都停留在了认识规则最浅层的表面,孩子不遵守规则自然一点不奇怪。

“认识规则”,不难理解,要想让孩子遵守规则,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有哪些规则,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但只停留在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全体人共同遵守每一条规则时,规则才能成为真正的规则,孩子通过父母遵守规则的行为来理解规则的含义,这才是孩子认识规则的第一步,这绝对不是教条式地讲道理可以达到的。

2岁前的小D是不允许看电视的,这是我给她制定的规则,更是我们全家的规则。于是又见女王蜂,我们卧室里的电视拿走了,只要小D在客厅活动的时间,我们全家都不会打开电视,我也戒掉了自己以前吃饭喜欢看视频的习惯。
光做到以上这些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养成尊重规则的意愿和习惯,这才是真正的内化规则。很多成人自己的规则意识本身就不强,常常需要一个外在约束力。比如出门吃饭会注意餐桌礼仪,在家就随便的很。
但孩子的认知没有成熟到可以去体会“家里”和“外面”的细微差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在公共场所家长对于各种“熊孩子”的行为,教训了似乎也不管用。
这样情况下的“教训”只不过是父母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好像是在告诉我们旁观者,“你看,不是我没有教养,也不是我不管教孩子戎祥猝死。艾婷婷可是我的孩子太顽劣,说不听啊”。
而真相常常是,父母本身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则界定,但当环境改变后,他们意识到了外在约束力,这才开始遵守规则,并且想当然地将这个新的规则强加于孩子。但孩子从未认识这些规则,更加没有练习过这些规则,他们自然就不会遵守规则。

成人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只有当我们自己时刻清晰规则、遵守规则并且有规则意识时,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规则,让孩子真正遵守规则。

1岁左右的小D当时出现了一不顺心就用大叫表示,在家在餐厅在超市,只要不开心了就扯着嗓子大叫。一开始我就一直“猜猜猜”,变着法子给她各种东西却始终无法满足她。那段时间很奔溃的,有时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家也对着她一起尖叫。
直到有一天,我发泄完了,告诉自己不能让这个状况失控了。我开始反思,意识到如果“希望小D不叫”,那我需要先向她展示“好好说话”是怎么样的。于是,她每次尖叫,我就会提醒自己语气要更加温柔,我会蹲下来,握住她的手或者抱着她,告诉她,“大叫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你需要用语言或者手势告诉我你要什么”。一开始,我教她如何指向自己要的东西,然后也开始教她说特别简单的发音。
小D大叫的情况当然还是继续着,但我每次都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她在家大叫,我这么对待;出门大叫,我还是这么对待。慢慢地,我发现她尽管还是大叫,但经过提醒开始学会用动作和语言表达了;再慢慢地,我发现她不再大叫了。
这个过程很长,但这就是孩子内化规则的过程。当我第一次不再凶她,不再和她一起大叫,而是告诉她该怎么做时,我就是在引进规则。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认识规则。

孩子对于规则的认知是有个过程的,认识规则后,他们需要使用规则、反复练习、最终内化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现在每次给小D制定规则时,我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规则我们自己在遵守吗?-这让我和老公一致明确,这个规则是全家的,而不是针对小D的;
这个规则是我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在遵守的吗?-这提醒我们建立规则意识,随时随地言传身教;
如果以上两点答案是否定,那为什么我却要求小D呢?-这帮助我精简了很多规则,抓大放阿尔瓦亚隆小,也就是我常说的“规则之内给予最大的自由”。而最关键的是,我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慢慢变好”。

现在每当小D“熊”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三件事:
这个规则是不是全家的,我有没有明确地告诉过她?如果没有河南气象局,那我要做的是帮助她认识规则,建立规则意识;
如果已经告诉过了,那就说明她现在正在练习使用规则,只不过行为还没有成熟。
孩子内化规则的过程中,要“对事不对人”。一味地说,“你怎么这么不乖不听话”,并不能帮助孩子明白规则是什么,只有不断地提醒她“规则是什么,她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掌握规则。

“言传身教”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只有当我们可以时刻有这个察觉,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法官”,真正做到规则清明,才能让规则真正落实到孩子身上。
教养这两个字太大了,先从全家每天都能共同遵守规则开始吧!
大J叨叨叨
国外待久了,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总是会忘记。昨天原来是冬至,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的祝福。尽管没有吃饺子,但昨天我们一起做了曲奇饼,也算歪打正着地过冬至了。这是小D第一次做曲奇饼,我用的切曲奇饼的模子其实就是小D平时玩的橡皮泥模子(当然洗过的),所以整个过程和她平时玩橡皮泥一模一样。直到开始撒糖粉我的华丽皮囊,我需要手把手和她演示一下(下图这张是认知老师拍的,老师一拿出手机,小D马上抬头微笑,所以啊,拍照其实挺破坏专注力这件事的)。当放进烤箱那一刻时绮户流年,她才意识到原来这个是可以吃的,马上开始暴露小吃货的本性,哈哈。迟到的祝福,冬至快乐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Terrible Two,孩子的第一次独立宣言,你懂吗?
打骂是教育的无能|不打不骂,如何有效管教熊孩子
“不!不!不!”我说啥,孩子都说不友锅卤虾,怎么破?
宝宝打人,你管的不对才是大问题
Time-out|还在用这个方法管教熊孩子,你已经out啦!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海菜粉。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网火热预售中。
微信公众号:大J小D(jiayoubaobao2015,加油宝宝的拼音)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我原创的百篇育儿心得文章一网打流氓总裁尽!
全文详见:https://www.p66p.cn/2856.html

TOP